2006-07 Policy Address
English 简体
施政报告
施政纲领
重点
网上广播
新闻稿
资料库
联络我们
以民为本 务实进取
新闻稿

全面策略改善环境及空气质素

环境运输及工务局局长廖秀冬

  特首在施政报告中勾划了他对抗污染的策略及具体措施,以『奖』『罚』并重的形式,鼓励公众以至大企业的每一个人,共同采取行动,全方位改善环境 - 特别是空气质素。

  最近有报导指外资因空气污染因素而考虑撤离香港。然而,作为负责环保的政策局长,无论投资者去留如何,我的首要使命必定是以市民大众福祉为依归。不过,正如所有大都会一样,对抗因经济繁荣而带来的环境污染,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必须有良好的策略、坚强果断的毅力及广泛的公众支持,才能达至成效。以下是我们的环保策略:

  • 我们提出及采用前瞻性政策,制订清目标,充份考虑到平衡环境保护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并利用科技的进步和经济手段加速达标。
  • 我们争取以『污染者自付』的原则,将有关社会成本内化,并提供减低污染的诱因。
  • 当市场本身无法自己提供解决办法时,政府便会介入。如有需要时,我们会制订有关法例。
  • 我们推动公众参与,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同时,我们会提出为空气污染极差的日子设计一些更强而有力的应对计划,解决困难的情况。

  建基于这些策略,我们加强了自1990年代起便和广东省政府的合作。2003年,我们与广东省政府议定了珠三角地区空气质素管理计划,务求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悬浮粒子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排放量,以1997年为基准,在2010年或以前分别削减40%、20%、55%和55%。合作遍及所有层面。在技术方面,双方在珠三角建成了一个十六个站的空气质素持续监测网络,市民现在能从网上获悉区域性的空气污染指数。同时,我们一直合作,制订排污交易试验计划,以利用市场力量协助减排。这项工具在外国证明能加快减排速度。我们与粤方深入交流了运输政策方面的经验,分享香港如何透过提供可靠的公共运输服务去满足 95%的使用者及持续过渡至更洁净能源的措施,以逐步有效地减少来自车辆的污染。

  过去二十年来,经济发展及环境保育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已引起广泛关注。其实,正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指出,两者间的平衡及共存是重要的,这点我深切认同,并努力去化解困难,务求为各项冲突找出可行的平衡点。例如建筑废物收费计划在1995年生效时因有关业界反对而被搁置。十年后这项目经改良后才能重新上马,并在本年初正式推行,令弃置于堆填区的建筑废物减少百分之三十六!特首已决心在污水处理及固体废物管理方面彻『污染者自付』的方针,立法机关能否在本届会期内兑现他们支持这项环保原则的承诺,将是一个重要考验。『污染者自付』的方针也适用于电力公司,如他们发电时产生的污染超越排放总量限制,我们建议要他们付出代价。

  为减少来自商用柴油车的近10%的氮氧化物及18%的可吸入悬浮粒子排放,政府属意向74,000辆欧盟前期或欧盟一期的商用车车主提供津贴,更换欧盟四期的车辆。这些主要包括运货用的轻型车辆、货车及跨境拖头,他们面对高油价的压力及内地同行的激烈竞争,如无资助的话,车主将更长时间的使用这些高污染的旧型车辆。我们因此需要提供经剂诱因,帮助此类车主,同时可免延误改善空气的计划。

  另一项计划便是向希望采用环保私家车的车主提供高达港币5万元的首次登记税豁免。我们相信现时市场上应有充足的牌子可供选择。

  其他加强管制的方案,经过合理的谘询会陆续推出,如管制有机化学物品、强制停车熄匙,及用遥感测视检控超标排放的车辆等条例。

  在环保的参与方面,我们喜见市民日益积极的回应。蓝天行动推出以来,我们已获得众多学校及商界的支持及参与。同时,约一百七十万名市民加入了我们的废物源头分类计划。我们的挑战,是社会各阶层主动愿意承担环保管理者的角色,而参与者能够得到鼓舞,持续他们的努力。我想大家知道,在过去三年,我们种植了超愈七百三十多万棵树,而且计划还会继续,我希望正面的消息能得到广泛报导,鼓励各方为改善环境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