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 施政報告 羣策創新天
 

 
 
要解決就業及貧窮問題,
仍要依靠經濟增長,共同創富。
若要維持以福利為主的紓困措施,
必須大幅調整稅制,提高稅率,
我相信市民不會認同這個做法。
羣策羣力推動產業發展,
才是治本之道。
「在面對全球化競爭時,必須時刻提升自己的競爭力,走向高增值的知識型經濟,維持領先優勢,創造更多優質工作機會。」
傳統支柱產業

金融業

  • 發展為匯聚國內外資金及人才的國際融資、資產管理和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

旅遊業

  • 全速興建啟德新郵輪碼頭,並吸引郵輪公司調派郵輪以香港為母港。

貿易及物流業

  • 在葵青區推出數幅長期用地,促進香港的物流及貿易轉向高價值貨物及服務發展。

專業服務

  • 繼續通過《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促進香港專業服務進入內地市場。
六項優勢產業
  •  
     
    地盡其用,釋放過千幢舊工業大廈的潛力,以政策鼓勵業主重建或改裝舊工廈。

教育產業

  • 在何文田和黃竹坑預留土地供開辦自資學位課程,預計提供約四千個學額。

醫療產業

  • 在黃竹坑、將軍澳、大埔及大嶼山預留四幅土地,供發展私家醫院。
  • 發展中醫中藥,加快建立香港常用中藥材標準。

檢測和認證產業

  • 為行業制訂三年發展藍圖。

環保產業

  • 擴大政府的環保採購清單,並積極在採購程序中應用,以推動環保採購政策。

創新科技產業

  • 撥款約二億元推出「投資研發現金回贈計劃」,鼓勵企業投資於科研。

文化及創意產業

  • 通過《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協助本地文化及創意產業拓展內地市場。

粵港合作

  • 參與深圳前海發展,促進和提升香港的服務業。

加強港台交流

  • 推動香港與台灣多範疇和多層次交流,考慮在適當時候以適當形式在台灣設立綜合性辦事機構。
「要發展知識型經濟,必須匯聚人才,而只有多元活潑的文化及優質生活環境,才可吸引全球人才來港創一番事業。」
保育中環
  • 全盤審視中環的未來發展,以嶄新概念提出一系列活化項目,為中環增添新的色彩。
  • 中環街市全面保育和活化為「城市綠洲」。
  • 美利大廈建議改裝作酒店用途。
  • 中區政府合署中座和東座予以保留,西座拆卸重建作商業用途。
  • 大幅降低中環碼頭用地的發展密度,為市民提供臨海公共空間。
 

推廣電動車輛

  • 推出電動車輛租賃計劃,推廣使用電動車。

自然保育

  • 國家國土資源部已批准香港地質公園成為國家級地質公園。

醫療改革

  • 到二零一二年,醫療衞生開支由原來佔政府經常開支百分之十五增加至百分之十七。
  • 制訂自願參與的輔助醫療融資方案,明年諮詢公眾。

防疫抗疫

  • 為高危組別人士注射人類豬型流感疫苗。
「社會進步,不只限於物質生活豐裕,同時更體現於其核心價值,包括愛心、關懷、互助、履行公民責任和維護傳統價值。」
家庭價值
  • 開展「開心家庭運動」,宣揚家庭核心價值。
抗毒政策
  • 在香港引入頭髮驗毒;與內地公安部門合作,協力打擊跨境吸毒及販毒。
青少年發展
  • 增加對青少年制服團體的支援。
互聯網學習
  • 研究為有需要學生提供更方便合宜的互聯網學習機會。
長者服務
  • 將資助合約安老院舍內護養院宿位的比率大幅提高至百分之九十,並向自負盈虧的護養院及護理安老院購買空置宿位,以大幅增加宿位數目。
康復服務

殘疾人士

  • 增加資助宿位及推出「殘疾人士院舍買位先導計劃」。

精神健康

  • 重整社區精神健康支援服務,在全港十八區增設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並增加醫務社工人手。
支援求職人士
  • 更靈活提供職位空缺資料予求職人士;成立零售業招聘中心。
「政府將以包容、開放的精神認真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
政制諮詢
  • 在十一月就二零一二年選舉安排諮詢公眾。
深化國民教育
  • 加強中小學各學習領域中的中國元素,組織學生參加配合國民教育課程的內地交流活動,將學習經歷結合課程宗旨和內容,深化國民教育。
「我們毋須為新的競爭格局而焦慮,只要做好準備,發揮香港人的開拓精神,放開懷抱,羣策羣力,定能創出新天地。」

修訂日期 : 2009年10月14日 2009 © | 重要告示 |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