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
本届政府以新思维和新角色于《施政报告》阐述各政策范畴的施政理念,并提出新角度和创新措施解决社会关心的经济和民生议题,与市民一起谋划香港未来发展。
经济发展
- 更积极及全面掌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机遇。尽快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签署香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全面协议。
- 纾缓中小企税务负担,建议将企业首200万元利得税率降至8.25%,其后利润按标准税率16.5%评税。上述较低税率限于每个集团提名一间企业受惠。
- 为推动企业投资科研,建议首200万元合资格研发开支获300%扣税,余额获200%扣税。
- 预期在未来数年,与其他税务管辖区签订全面性避免双重课税协定的数目增加至50份。
- 进一步拓展经济贸易办事处(经贸办)网络以加强对外推广工作,计划在泰国增设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第三个经贸办。
- 继续加强双边关系,包括于今年11月与东盟签订自贸协定及投资协定。与澳门在今年内正式签署《港澳CEPA》的自贸协定。
- 将湾仔北会展中心毗邻的三座政府大楼拆卸重建,连结成为可互相通达的会展新翼,新增23 000平方米会展设施面积。
- 进一步发展旅游业,包括发展文化、古迹、绿色及创意旅游,并开拓多元化及高增值的客源市场。
- 向金融发展局增拨资源。政府带头在下个财政年度发行绿色债券,推动投资者透过香港的资本市场为绿色项目进行融资。
- 研究将更多不同的投资产品纳入双向互联互通机制,例如交易所买卖基金及把债券通扩展至「南向通」。
- 香港金融管理局明年推出「快速支付系统(Faster Payment System)」,推动市场进一步发展更多元化便利市民和商户的灵活支付产品。
创新及科技
- 全方位推动创科发展,为经济注入新动力,并改善市民生活。
- 除提供税务诱因鼓励企业投资研发外,为大学研究资金额外预留不少于100亿元。
- 啓动5亿元的「科技专才培育计划」,训练和汇聚科技人才;透过向研究基金注资30亿元,为修读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教资会)资助的研究院课程的本地学生提供助学金;并以配对形式资助本地企业人员接受先进制造技术的培训。
- 与深圳共同发展落马洲河套地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并透过「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和深港合作,打造大湾区国际创科中心。
- 利用20亿元的「创科创投基金」,以配对形式,与私人风险投资基金共同投资本地创科初创企业。
- 利用5亿元拨款促进政府部门善用科技提升服务质素。
智慧城市
- 投放7亿元,推展协助发展智慧城市的重要基础建设项目,包括提供「数码个人身分」;在选定的市区地点进行「多功能智慧灯柱」试验计划;革新电子政府系统的开发技术及设立大数据分析平台。
- 政府牵头提供经济诱因鼓励电讯商扩展光纤网络至位于偏远地区的乡郊。
- 继续发展智能运输系统,包括安装新一代停车收费表,支援流动应用程式遥距缴付泊车费及提供实时空置泊车位资讯等。
创意产业
- 建议向「创意智优计划」注资10亿元,加强对设计业及创意产业发展的支持。
- 向香港设计中心增拨资源以推行多项措施,巩固香港作为亚洲设计之都的地位。
- 检讨电影发展基金的运作,推动本地电影业,并培训更多电影制作或后期制作的专业人才。
- 与内地部门探讨可行措施,支持本地出版商在内地拓展市场。
土地房屋
- 由刚成立的「土地供应专责小组」检视不同土地供应的选项,为政府谋划整全及长远土地策略。
- 以置业为主导,致力建立置业阶梯。建议大量增加「绿表置居计划」(「绿置居」),以腾出出租公屋单位给有需要的市民。要求香港房屋委员会(房委会)将「绿置居」恒常化,预计2018年年底可把沙田火炭共4 000多个新公屋单位转为「绿置居」出售。
- 建议房委会将「白居二」计划恒常化,让合资格白表人士可购置未补价居屋单位。
- 为不符合居屋资格的中产家庭构建「港人首置上车盘」,细节于明年年中公布。会选取一幅位于观塘安达臣道的住宅用地推行先导计划,提供约1 000个单位。
- 协助和促成由民间主导和推行的短期措施,增加过渡性住屋供应,包括:(i)善用政府闲置建筑物,推出「光屋」;(ii)支持香港社会服务联会试行的「社会房屋共享计划」,鼓励更多机构参与;(iii)促成香港房屋协会让其辖下的资助房屋业主将未补价的单位以低于市值租金租给有需要的家庭;(iv)研究让整幢工厦免补地价改装为过渡性房屋;以及(v)协助非牟利机构在闲置土地兴建预制组合屋。
楼宇安全
- 计划动用约30亿元推行「楼宇更新大行动2.0」;及约20亿元资助旧式商住楼宇业主,履行《消防安全(建筑物)条例》下提升消防安全的要求。
医疗、环境卫生
- 成立基层医疗发展督导委员会,全面检视现时基层医疗服务的规划,透过地区医、社合作模式提供社区医疗服务。计划于两年内于葵青区设立崭新运作模式的地区康健中心。
- 增加医院管理局经常拨款,改善公营医疗服务和设施。增加医疗人手,增设护士诊所,以跨专业团队发挥更大效用。
- 透过跨界别、跨专业协作推动社区健康,扩大「智友医社同行计划」的服务并常规化。根据「医教社同心协作先导计划」的成效检讨结果,为有精神健康需要的学生提供适切的支援服务。
- 为患有不常见疾病的人士提供支援,包括扩大援助项目的资助范围及就特定药物治疗提供资助。
- 计划在2018年落实自愿医保计划,并修订税例,提供购买医保的税务扣减。
- 成立专责发展中医药的政策组别,统筹和推进各项相关的策略和措施。筹备选址将军澳的中医医院,并加快成立永久的政府中药检测中心,发展香港成为中药检测和品质控制科研的国际中心。
- 落实在东涌、天水围和洪水桥兴建新公众街市。并大力投放资源活化现有公众街市,包括加快安装冷气。
- 于未来五年,投入资源加强清洁,改善市容。
安老助弱 改善民生
- 明年年中推出「高额长者生活津贴」,向合资格长者每月发放3,435元,有关措施生效日期追溯至今年5月1日。
- 明年4月1日实施经优化的「低收入在职家庭津贴」计划(将易名为「在职家庭津贴」计划),使更多在职住户受惠。
- 投放额外资源,加强社区和家居照顾服务,目标将服务的轮候时间减至零。于2018-19年度在第二阶段「长者社区照顾服务券试验计划」中可提供的服务券增至总数6 000张。
- 推动乐龄科技,预留10亿元成立基金,资助安老服务单位试用及购置科技产品。
- 政府牵头成立「特殊需要信托」,由社会福利署署长担任受托人,在有特殊需要子女的家长离世后,管理他们的遗产,为其子女提供照顾。
- 于2018-19年向「儿童发展基金」注资3亿元以推出更多计划帮助基层儿童。
- 拨款4亿4,700万元,将「短期食物援助服务」延长三年至2020-21年,并同时进行全面检讨。
- 建议推出《免入息审查的公共交通费用补贴计划》,向每月公共交通开支超出指定水平的市民提供补贴,金额以每月300元为上限。
- 全面检视各公务员职系的中文语文能力入职要求,增加少数族裔加入政府工作的机会。推出跨纪律部队少数族裔青少年训练计划,进一步协助少数族裔融入社会,培养正向价值观。
劳工权益
- 对取消强制性公积金的「对冲」安排,政府愿意加大财政承担,以减低取消「对冲」安排对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的影响。会于数个月内提出一个顾及劳工界及商界双方利益的方案。
- 初步建议将侍产假的日数由现时3天增至5天,并开展改善在职妇女法定产假的研究及工作。
教育
- 每年新增36亿元教育新资源的相关措施已陆续在今年9月起实施。会继续与教育界商讨如何有效运用余下的14亿元经常开支。
- 为进一步研究八大教育范畴成立专责小组开展工作,涵盖教师专业发展、课程安排、评核制度、职业专才教育、自资专上教育、校本管理、家长教育和教资会在研究和学生宿舍的资助。
- 承诺检讨幼稚园教师的薪酬安排,以探讨设立幼稚园教师薪级表的可行性。
- 建议设立120亿元的宿舍发展基金,以单位成本资助模式为大学提供兴建宿舍拨款。
- 从2018/19学年开始,将「到校学前康复服务试验计划」纳入为常规服务,并为此每年预留共4亿6千万元经常开支。接受服务的幼儿名额由约3 000个于两年内倍增至7 000个,以达致学前康复服务「零轮候」时间的政策目标。
- 由2018/19学年起,为学校提供经常「空调设备津贴」。按个别学校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加装空调设备。
- 2018/19学年落实中国历史在初中成为独立必修科。采取多元化策略促进师生全方位认识国情和中华文化,学习中国历史。
- 在2018-19年度向携手扶弱基金注资4亿元,其中2亿元主要用于推行课余学习及支援项目,预计约13万名基层儿童受惠。
青年人发展
- 由政务司司长主持的「青年发展委员会」将于2018年上半年成立并展开工作。
- 委任更多青年人进入政府委员会,提升青年成员的整体比例至15%。
- 透过「委员自荐试行计划」让更多青年人加入政府委员会。
- 招聘20至30名青年人以非公务员合约形式加入建议成立的「政策创新与统筹办事处」。
- 以民商官三方协作的模式推行「青年共享空间计划」,以优惠租金向初创、青年创业家和艺术工作者提供租务方案和配套服务。
- 增拨资源,提供更多到内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世界各地的实习机会。
艺术、体育及文化
- 拨款1亿3千万元开展五年发展计划,向亚运队际球类项目的相关体育总会提供额外资源,制定和推行代表队训练计划。
- 增加资助艺术家和艺团到内地和海外演出。
- 于未来六年提供拨款3千6百万元延续「艺术行政人员培训计划」,及鼓励年轻艺术人才到外地学习,交流经验。
乡郊保育
- 成立「乡郊保育办公室」,预留10亿元,进行相关保育工作及活化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