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  强化政府治理体系

  • 充分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秉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最高原则

  • 成立四个由司长及副司长领导的跨政策统筹机制

    • 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员会

    • 发展低空经济工作组

    • 发展旅游热点工作组

    • 促进银发经济工作组

  • 强化公务员治理能力

    • 检视公务员管理和纪律相关法规

    • 推出「政府治理人才培育计划」

    • 与内地开展双向「公务员交流计划」

  • 积极推动政府及公营机构使用人工智能,加速公务数字转型

巩固提升自身优势

  • 国际金融中心

    • 建立国际黄金交易市场和国际级黄金仓储设施

    • 以「组合拳」为股票市场引入新资金和产品,包括更多以人民币计价的产品;优化监管机制,提升效率

    • 善用与国家的货币互换协议,增加离岸人民币流动性

    • 优化「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容许购买高端住宅物业

    • 积极探讨适度扩容「债券通」(南向通),深化「互联互通」

    • 推进保险业尤其是非寿险业务发展,争取大型企业在港设立专属自保公司

  • 国际航运中心

    • 设立「香港海运港口发展局」,提升研究能力和加强海内外推广

    • 推出税务优惠和推动国际大宗商品交易所在港设立认可仓库,建立大宗商品交易生态圈

    • 推动高增值海运服务发展,包括船舶经纪、融资租赁、海事保险、海事法律及仲裁等

    • 公布《绿色船用燃料加注行动纲领》,加快绿色航运中心建设

    • 完成构建港口智慧系统,促进持份者信息互联互通,助力智慧港口建设

  • 国际贸易中心

    • 构建高增值供应链服务中心,服务海内外企业,便利其赴港设立离岸贸易指挥塔

    • 提升香港出口信用保险局的法定最高弥偿百分率至95%,推动中国信保落户香港

    • 积极推动总部经济,吸引海内外重点企业在港设立总部或分部业务,便利香港公司外国人员到内地「一签多行」签注有效期增至最长五年

    • 削减烈酒税,推动烈酒贸易及相关经济活动

  • 国际航空枢纽

    • 充分利用三跑道系统的处理能力,开拓新航点和航班

    • 扩大「机场城市」规模,打造世界领先新地标

    • 完成「香港国际机场东莞空港中心」第一期建设,超前部署第二期发展,强化航空货运优势

发展新质生产力

  • 制订香港新型工业中长期发展方案,推动成立「香港新型工业发展联盟」,促进「政、产、学、研、投」协作

  • 推进第三个「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聚焦先进制造、材料、能源及可持续发展

  • 扩大研究和创科产业投资

    • 设立100亿元「创科产业引导基金」,成立母基金,加强引导市场资金投资策略性新兴和未来产业

    • 优化「创科创投基金」,调拨15亿元成立联合基金,投资策略性产业的初创企业

    • 推出15亿元「研究配对补助金计划」,扩大研究资助

  • 拨款1.8亿元推出「创科加速器先导计划」配对市场资金,吸引海内外专业初创企业服务机构落户香港

  • 制订低空经济发展策略和跨部门行动

    • 开拓低空飞行应用场景

    • 制订相关法规

    • 推动与内地对接

    • 研究部署基础设备和网络

  • 推动香港成为国际医疗创新枢纽

    • 扩展「1+」审批机制,筹划成立「香港药械监管中心」,迈向「第一层审批」

    • 推展建设大湾区临床试验协作平台

    • 推动成立「真实世界研究及应用中心」,加快新药审批上巿

  • 加速发展数字贸易,构建金融科技创新生态圈,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 成立「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员会」,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

  • 革新各项输入人才机制

    • 更新「人才清单」

    • 扩大「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大学名单

    • 引进人力极短缺的指定技术工种专才

    • 通过「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主动邀请顶尖人才来港发展

    • 延长本港大学内地校园毕业生来港就业试行安排两年

  • 国际专上教育枢纽

    • 设立「香港未来人才深造奖学金计划」,鼓励本地学生深造

    • 透过奖学金等吸引境外学生,打造「留学香港」品牌

    • 支持市场弹性改装商厦,灵活增加学生宿舍供应

    • 预留至少80公顷用地推动「北都大学教育城」

  • 增加居屋抽签号码和第二市场配额,支持青年购买资助出售单位

  • 在启德社区隔离设施设立「青年驿站」和改装青年广场,扩展青年空间和网络

文体旅融合发展  推动多元经济

  • 推动多元及国际化文创产业发展,并公布《文艺创意产业发展蓝图》

  • 西九文化区领头建设香港文创产业链,推动文创旅游,并藉此优化其财务可持续性

  • 优化运动员资助机制和改革体育总会管治,继续以「普及化、精英化、盛事化、专业化和产业化」推动体育发展

  • 明年启用启德体育园,成为体育和盛事地标

  • 公布《香港旅游业发展蓝图2.0》,打造香港成为首选旅游目的地

  • 成立「发展旅游热点工作组」,加强跨部门统筹和结合社会力量,发掘和建设旅游热点

  • 加大支援中小企

    • 再推「还息不还本」,让中小企灵活周转资金

    • 向「BUD专项基金」注资10亿元,协助企业升级转型

    • 扩大「数码转型支援先导计划」至旅游及个人服务界

    • 增拨5亿元推出「定期展览奖励计划2.0」

  • 成立「促进银发经济工作组」,循消费、产业、品质保证、财务保障安排及生产动力五个范畴推出措施

  • 创新机制推进北部都会区发展

    • 试行由发展商综合开发的「片区开发」模式

    • 由政府成立和牵头的公司制订试点产业园区的发展和营运策略

  • 年底前公布《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发展纲要》,提出促进两地园区互通的创新政策

造地建屋  发展安居

  • 未来五年的总公营房屋供应达189 000个单位,较本届政府上任时增加约80%

  • 立法制订住宅楼宇分间单位出租制度,有序解决「劏房」问题

  • 完善置业阶梯

    • 逐步增加资助出售单位的供应比例

    • 增加屡次向隅者购买资助出售单位机会

    • 收紧公屋富户政策,增加居屋绿表比例,鼓励公屋租户购买居屋

  • 大力精简土地发展程序,继续拆墙松绑、善用科技和业界资源,减低建造成本

  • 「香港建筑科技研究院」促进建筑科技研发与应用,对接国标港标,带领业界创新

  • 积极推进《香港主要运输基建发展蓝图》

深化医疗体系改革

  • 全面审视医疗体系的定位和目标,改革医院管理局、卫生署和基层医疗署的权责和分工

  • 全方位推进基层医疗发展

    • 立法赋权基层医疗署设立质素保证及监察机制

    • 重整母婴健康及家庭计划服务,促进健康生育

    • 推出社区药房计划和针对常见癌症以风险为本的筛查试验计划

  • 为公私营医疗系统编制质素指标,并探讨就私营医疗收费透明度立法

  • 支持本地大学筹建第三所医学院,并于北部都会区预留用地

  • 明年内公布《中医药发展蓝图》,助力中医药国际化

  • 加强医、教、社协作,包括制订「分层护理模式」,促进市民精神健康

构建关爱共融社会

  • 照顾长者

    • 增加「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的覆盖范围,分担参与长者的医疗费用

    • 增加「长者院舍照顾服务券计划」服务券总数两成

    • 推出试验计划,资助综援受助长者入住指定在粤院舍

  • 支援照顾者,扩展「地区服务及关爱队伍—支援长者及照顾者计划」至全港十八区,主动接触和识别有需要住户

  • 增加「综合社区康复中心」服务名额及加强个案管理服务,支援残疾人士

  • 增设多一间少数族裔人士支援服务中心提供传译及翻译服务;加强支援非华语学生的中文学习和家长协助

  • 增加资助独立幼儿中心日间照顾及「邻里支援幼儿照顾计划」的服务名额,支援在职家长

  • 恒常化「关爱队」,并增加下一期的资助金额五成

  • 改革雇员再培训局,提升至面向整体劳动人口,提供技能为本的培训课程和策略

  • 检讨破产欠薪保障基金、落实法定最低工资「一年一检」、修订「连续性合约」规定,加强保障雇员

  • 持续评估社会对减废回收的看法和参与度,明年中向立法会汇报

按此进入数据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