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 香港经济维持强劲增长势头,本地生产总值在2011年第一季按年实质跃升7.2%,连续5个季度显著高于过去10年平均增长。
- 失业率由2009年5.5%的高峯辗转回落至2011年第二季的3.5%。而工资及收入继续攀升:工资在2011年3月按年上升4.9%,撇除通胀后仍有0.2%的实质增长;至于劳工收入方面,2011年第一季的名义和实质按年增幅更分别达7.2%和3.2%。而收入最低的一成全职雇员的平均就业收入,在同期上升6.2%,实质增幅有2.0%。

- 经济复苏,就业及劳工收入改善,贫穷人口显著减少,由2009年的近84万人,跌至2010年的约76万人,减幅近一成。近期综援个案数目亦继续稳步下降,由2009年8月高位的290,242宗跌至2011年6月的281,622宗,累计减少8,620宗(或3.0%)。
- 如把香港的住户按入息高低分为高收入群组与低收入群组,在2011年第一季,两个群组的收入中位数按年均有所增长,分别上升至35,000元及9,500元。两者的比率是3.7倍,略高于10年前(即2001年第一季)的3.5倍。
- 收入差距(或贫富差距)与贫穷是兩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坚尼系數上升并不一定表示贫穷情况惡化,因为贫富兩者的收入可能同时增加,只是增幅或有不同。政府的各项措施,如税务政策及社会资助,均有助促进社会利益的转移,减低收入差距。
近年推出的措施
鼓励就业及增加向上流动机会
- 立法落实最低工资
- 推出「鼓励就业交通津贴计划」
- 大力推动社会企业 - 推出「伙伴倡自强社区协作计划」
- 增加雇员再培训局的培训名额
- 设立「一站式就业及培训中心」
- 向于劳工处登记的求职人士发放短讯,通知他们有关职位空缺及招聘活动的资讯
- 在4个偏远地区于非政府机构,试行设置空缺搜寻终端机
- 设立零售业招聘中心
支援弱势社群
儿童/学生
- 放宽学生资助办事处的入息审查机制
- 推出「上网费津贴计划」
- 提高「学校书簿津贴计划」及综合社会保障援助计划下向中小学全日制学生发放的与就学有关选定项目的定额津贴
- 完善「学前教育学券计划」,加强对幼稚园学生的支援
- 推行12年免费教育
- 成立儿童发展基金
- 推出邻里支援幼儿照顾计划
- 推出儿童身心全面发展服务
康复服务
- 推行「残疾人士院舍买位先导计划」
- 继续增加残疾人士学前、日间和住宿照顾服务名额
- 透过「残疾人士地区支援中心」提供一站式和以地区为本的社区支援服务
- 推行「严重残疾人士家居照顾服务先导计划」
精神健康服务
- 在18区设立精神健康综合社区中心及加强这些中心的人手
- 加强精神科医务社会服务
- 为严重精神病患者推行个案管理计划,并加强医管局与社会福利署的合作,为病人提供深入社区支援
- 把思觉失调服务计划对象由青少年扩大至成人
- 成立危机介入小组,处理社区内的紧急转介个案,同时跟进高风险的精神病患者
- 综合精神健康计划
- 使用较少副作用的新精神科药物
新来港及少数族裔人士
- 由民政事务局常任秘书长领导一队专职人员,加强协助新来港及少数族裔人士融入社会
特殊教育
- 扩大专业团队,加强对自闭症及过度活跃症儿童的支援,并向家长/照顾者提供有关这两种病症的知识
- 透过学前康复服务为自闭症儿童提供早期训练及支援
- 在普通中、小学推行试验计划以改善自闭症学生的沟通、情绪管理及学习等技巧,以促进他们的学习
支援家庭暴力受害人
|